有人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中最坏的一年,却也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在波谲云诡的外部环境裹挟下,这样的说法对
在过去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一年里,华为在外经历了部分西方国家的5G封锁、熬过了合作伙伴的犹豫不决,在内也进行了一系列密集的调整,包括海思“备胎计划”一夜转正、加大信息的公开透明、成立哈勃投资公司等。
而这之中,成立哈勃投资公司的动作看似低调,但却为华为筑起了抗住未来风险的新防线。
在具体分析哈勃投资布局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华为的组织架构。在华为官网,有这样一张清晰的架构图:
整体来看,除了职能部门,华为业务主要分为ICT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其中,ICT业务涵盖了运营商BG、企业BG和Cloud &AIBG,分别对应运营商客户、政企客户和云与计算产业,这几大业务也支撑起了华为的庞大营收。
以2019年为例,华为全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在这一年,消费者业务占总营收比例首次超50%,而2018年以前,运营商业务才是华为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
不过有分析认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和运营商业务的营收占比将在2020年重回轨道,主要原因则是通信行业周期变化和手机行业下行。
一方面,随着5G部署速度加快,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将随之提高。比如今年开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就抛出了总价高达700亿人民币招标项目,其中华为中标份额均过半。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对华为解禁,华为正在或即将收获更多的5G合同,在2020年营收中会有体现。
另一方面,IDC报告显示智能手机行业出货量在持续下降,虽然华为有逆势增长之势,但销量再想实现大规模增长几无可能,所以华为消费者业务也在开辟笔记本电脑、智慧屏等多品类开辟新增长点,目前手机业务仍然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基本盘。
这一涨一落之间,似乎可以预判至少2020年,将是华为在5G网络建设上的收获季节。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占据华为营收近90%份额的业务开展都离不开芯片,而国内芯片行业的通病华为也没能逃过——对美企依赖程度高。
事实虽如此,但从芯片运作模式来看,华为属于Fabless(无晶圆制造设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