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新职业,他们的工作有点“潮”

   2021-11-22 440
核心提示: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食品安全管理师、建筑幕墙设计师、调饮师、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碳排放管理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食品安全管理师、建筑幕墙设计师、调饮师、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碳排放管理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了18个新职业,至此,中国已有4批共56个新职业落地。

  新职业的出现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有的顺应数字化技术发展潮流,有的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还有的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新职业获得认可,对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推动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这些新职业从业者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样?未来,新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带着好奇,本报进行了走访。

  “祝你生日快乐……”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汽车销售服务店的客户休息区内,一台白色的送餐机器人走向一名当天过生日的顾客,唱起了歌。而帮助机器人完成这一活动的,是来自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张晓明。

  送餐、运货、迎宾、清洁……如今,智能机器人已在很多服务场景中成为人们的好帮手。与此同时,保障智能机器人正常运行,对其进行优化、维护和管理的新职业“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应运而生。

  张晓明先对店内新购置的几台擎朗送餐机器人进行了常规检查,“硬件性能要检测芯片、电路板等是否正常,软件程序上要看看能否流畅运行。”送餐机器人走怎样的运动线路?在哪个地方停靠?送餐过程中停留时间多长?张晓明继续向店内工作人员询问起各项细节,然后打开自己的电脑设置起来,“我们会根据客户方需求,具体设定每台机器人不同的地图。”

  不到一个小时,机器人的新“大脑”调试好了。张晓明又耐心地培训店内工作人员如何控制送餐机器人:“送餐模式”可以设置目的地,“小吃模式”可以设置停留时间,“多点模式”可以按顺序进行一趟多点位送餐……张晓明还列举了一些机器人维护的注意事项,提醒店内员工多加注意。“除了保证送餐机器人各指标正常,我们也要确保客户能熟练操作,这样才能将机器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张晓明说。

  一套安装、调试和操作培训的流程下来,也就花了3个多小时。张晓明告诉笔者,今天的任务比较顺利,所以用时短,但很多时候,情况要复杂得多。“像为餐馆调试送餐机器人,就得避开营业时间,半夜或者凌晨工作是常态。有时正在调试中,突然来了很多客人就餐,那我们就得停下,在店里等几个小。

 
标签: 政策新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