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深度贫困县、395个贫困村、17.5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在甘肃这片东西长达1600余公里的狭长土地上,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仿佛地形一样也被“拉长”了。摆脱贫困,如同“滚石上山”。
日前,“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报道团走进甘肃,采访了多位脱贫攻坚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立足岗位,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战场,与贫困群众心贴心、手拉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们直面“贫中之贫”、解锁“困中之困”,在陇原大地留下了砥砺奋斗的身影。
44岁的福建省厦门市援助甘肃省临夏自治州扶贫办副主任柯伟阳说,在临夏两年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年来,厦门在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对临夏脱贫攻坚给予了有效支持。
厦门市赴临夏州帮扶工作队成立于2015年,目前已累计选派了39名挂职干部、791名专业人才到临夏办开展帮扶工作。如今,长期在临夏工作的帮扶干部有包括21名挂职干部和44名专业人才在内的100多人,为临夏持续提供扶贫支持。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在产业扶贫、劳务输转等方面实施了帮扶。根据临夏的实际需求和产业特点,加大产业扶贫招商,累计引进东部企业57家,在临夏总投资达50亿元,实施了近100个帮扶项目。援建的扶贫车间主要集中在雨伞、服装、鞋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根据临夏良好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还引进了种植松茸、高原夏菜、中草药等现代农业项目,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就业促进贫困户增收,这几年带动了近30万当地贫困户脱贫。”柯伟阳自豪地对记者介绍。
近年来,厦门援临工作队立足实际,突出创新,在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过程中,创造性地开设职工“周末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