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河长制5年来,每条河流都有了健康守护人。作为河长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90万名村级河湖长(含巡、护河员)上岗担责,履职尽责,完善了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一大早,任建忠打开手机软件,刷脸签到、设定路线。作为四川成都崇州市隆兴镇青桥村的村级河长,他又开始了巡河,“每周两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守好家门口的河,这是咱分内的事。”
任建忠沿着蜿蜒的桤木河前行,林深路幽,水流轰鸣,他仔细扫视四周:“巡河要眼疾手快,水里、岸边、排水口、井盖下,犄角旮旯都不能放过。”
说话间,急流裹挟一团垃圾漂下来,任建忠一个健步冲过去,俯身打捞。走着走着,听到排水口传来水流声,他拨开茂密草丛,看颜色、嗅味道;看到杂草在河中央打着旋,他又拍照上传,联系保洁……一趟下来,任建忠操心的事真不少,“水质好不好,堤防牢不牢,都要巡查到位。”
村级河长干什么?2017年3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建忠有了“河长”新身份,他坦言,刚上任就感到压力:“当时的桤木河,河水黑臭,泛着油花,村民怨气不小。”
“既然当上河长,就要守好‘责任田’。”任建忠不仅定期巡河,还组织村民成立了保洁队,与养殖户谋划转型,“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几年下来,桤木河变清变美了。”
桤木河的变化,大家伙儿看在眼里。村民郭琼琪说:“以前这里是烂泥潭、酱油河,大家绕道走。现在有了人行步道、观景台,我们没事就来河边散步。”目前桤木河水质恢复到地表水Ⅲ类。
村级河长上岗,发挥积极作用。“乡村河湖就像是‘毛细血管’,点多面广。过去因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一些河流存在水体萎缩、水质退化等问题。村级河长巡河护河,有效解决了河湖治理的末梢难题。”水利部河湖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荆茂涛介绍。截至目前,全国村级河湖长(含巡、护河员)已有90万名。
乡村河湖有人管,更要管得好。随着河长制全面推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治河,一条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逐步形成。
“河上漂来一条污水带!”不久前,江苏泗阳县裴圩镇东高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刘刚发现问题,立马溯流而上,排查污染源。作为村级河长,他负责巡护5公里长的黄码河。
“排污管破损,污水直往外冒。”刘刚查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