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科技公司”,实为“电信诈骗帮凶”,在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近期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程序员王某招募团队成立公司,共同开发虚假博彩程序,被境外团伙用于电信诈骗。普陀区检察院先后对王某及其公司员工等16人提起公诉。11月8日,王某及其公司员工11人(另外5人尚未判决)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至二年九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6万元至70万元不等。
2020年10月6日,家住上海市普陀区的陆女士正在家中上网,一名昵称为“××快递”的网友请求添加她为微信好友,并备注“电话打不通”。陆女士想着可能是有快递要投送,立即通过了好友申请。然而,这名网友并没有与她聊天,而是直接将陆女士拉进了一个兼职刷单的微信群。本来就对兼职有些兴趣的陆女士在群里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添加群里发布的QQ号码刷单试试。
几分钟后,陆女士的好友申请被通过了,客服称这是垫付任务,垫付本金后按照老师一对一的指导进行刷单操作,可以赚取20%至30%的佣金,同时发来了一个社交类App的安装包。之后,陆女士在所谓的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她的次刷单。她先在App上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然后进入软件的探索模块“博彩”页面下注了98元。开奖后,陆女士账户里变成了224元,并顺利地将余额提了现。老师告诉她只要按照他的要求下注,即使赌输还是可以获得本金和佣金返还。
就这样,陆女士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地下注,金额也越来越大。当下注到第六笔之后,她发现账户里的余额无法再提现,而另一边老师仍然以“提现”为名,让她继续充值下注。意识到自己被骗后,陆女士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截至案发,陆女士共计损失98万余元。
经查,陆女士进入的是一个虚假的博彩小程序,该小程序为境外电信诈骗团伙所有,而开发方则是境内一家负责人为王某的“科技公司”。这家科技公司和境外诈骗团伙有何关系?这款小程序又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据了解,2017年初,程序员王某从上海回到老家,因为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便在家承接开发小程序的工作。在帮一名客户做美颜小程序时,王某得知有家境外公司在找外包做小程序开发,本着有活就干的原则,他与境外公司的对接人进行了联系。交谈中他了解到,对方需要开发一款博彩性质的小程序。评估之后,王某觉得自己单枪匹马完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