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母乳妈妈“哺乳快闪“倡导母乳公共管理先行

   2021-11-11 290
核心提示:  5月17日,30多名福州的母乳妈妈在三坊七巷举行了“哺乳快闪”,以迎接即将到来的“5·20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呼吁人们对母乳

  5月17日,30多名福州的母乳妈妈在三坊七巷举行了“哺乳快闪”,以迎接即将到来的“5·20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呼吁人们对母乳喂养的关注与支持。近年来,我国的母乳喂养率呈快速下降之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6个月婴儿的完全母乳喂养率从1998年的67%下降到了2008年的27.6%,城市里甚至只有16%(5月18日中新网)。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得袒胸露乳,甚至可能被指摘有伤风化,几乎妈妈们在公众场合哺乳都有过类似尴尬经历。就在去年的“世界母乳喂养周”期间,湖北武汉一群年轻妈妈组织了一场“哺乳快闪”活动,30多位妈妈在公众场合哺乳自己的宝宝,以此呼吁大家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同时希望公共场合能有更多哺乳场所。这一举动也引发社会对公共服务的广泛思考。

  一项调查显示,92.8%的人表示,自己周围的公共场所少有专门母婴室。至于应当建设母婴室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商场、超市、医院候诊厅、公园等公共场合。有专家甚至将建设母婴室的意义提到了相当高度,“如果能普遍提供哺乳室这种人性化设施,能体现对母亲基本的尊重和对婴儿基本的保护;母乳喂养更是关乎国民素质,关乎国家未来。”应该说,这并非小题大做。社会共识是,母乳喂养这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喂养方式非常有助于新妈妈快速进入为人母的角色,有利于亲子之间快速地相互了解和信任,从而尽快建立家庭的和谐新秩序。

  正因为小小母婴室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提供公共母婴室去支持母乳喂养,值得中国地方城市学习借鉴。事实上,中国城市在建设母婴室过程中,制度建设并不落后,落后的是缺乏有效的措施保证制度落地。早在1993年,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就联合下发了《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有哺乳婴儿5名以上的单位,应逐步建立哺育室”。2012年,国务院又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规定,鼓励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建立女职工卫生室、孕妇休息室、哺乳室。但时至今日,热心建设母婴室的地方或单位并不多见。

  正因如此,要实现通过更多母婴室消除母乳喂养的不便,还需要公共管理者真正摒弃“高大全”的思维,进而从人性的角度以及民众的诉求去主导公共管理和公共设施建。

 
标签: 政策新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