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种草”真广告?78.2%受访者曾被网络“种草”坑过

   2021-11-11 390
核心提示:  “双11”购物节已经拉开序幕,一些人会关注博主们的“好物分享”。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被一些“种草”(指把一样事

  “双11”购物节已经拉开序幕,一些人会关注博主们的“好物分享”。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被一些“种草”(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他人喜欢该事物的过程——编者注)忽悠了。你有被网络“种草”坑过的经历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购物前,82.6%的受访者会搜索相关“种草”推荐。78.2%的受访者有被网络“种草”坑过的经历,61.7%的受访者觉得护肤品、化妆品是网络“种草”容易踩雷的一类产品。65.9%的受访者建议规范广告宣传,对于软性广告应标注“广告”字样。

  90后的张磊(化名)购物前,会搜索相关“种草”推荐,“综合考虑用户使用体验,结合自身需求,选购产品”。

  “买护肤品就会去搜一下相关推荐,再去知乎看看专业用户的意见。外出吃饭,会去大众点评搜索附近推荐,看看评价。”北京某高校大学生黄星(化名)说。

  北京某高校学生张富尧表示,买数码产品时他不会依赖别人的“种草”,“这些产品硬件都是公开透明的,产品优劣自己很容易判断,确定好需求就可以有目标地购买,而且售后一般都有保障。但对于一些服装、化妆品、日用品等,还是会先看一看,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从品类繁多的商品中挑选,通过‘种草’推荐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到满足需求的产品”。

  黄星说,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一些东西不太适合自己,也有一些是博主接了广告做推广,但产品质量不行。

  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觉得护肤品、化妆品是网络“种草”容易踩雷的一类产品。其他还有服装、包、鞋(45.5%),旅游景点、旅游路线(44.3%),电子产品(31.5%),生活日用品(30.3%),美食(22.2%)和休息娱乐场所(17.7%)等。

  张富尧觉得生活日用品比较特殊,不像衣物鞋子化妆品之类,可以去线下门店试,也不像数码产品,硬件信息公开透明。生活日用品都是用过之后才能体会到好不好用,比较容易踩雷。

  张磊觉得网络“种草”容易踩雷的是旅游景点、美食、休息娱乐场所。对于这类消费,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更多考虑大家使用后的心得,商家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容易出现评价不实现象。

  黄星觉得按“种草”笔记购买护肤化妆品容易踩雷,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

 
标签: 政策新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