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舆情事件持续10余天,爆发突然,中间多次起伏,一度引发网络激烈情绪。政府的快速反应,有效阻断了舆情蔓延,初步实现舆情态势的平稳可控。主流媒体在澄清事件真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友爆料称四川乐山市苏稽镇镇政府旁的化粪池里捞出了一具白骨,事发地点是苏稽镇镇政府部门厕所的化粪池。现场不少群众对白骨事件议论纷纷……随后警方介入调查,案件正在侦破中。”
两年前的2011年7月6日,乐山新闻网刊出以上这则报道《苏稽一化粪池捞出一具白骨警方已介入调查》。让人意外的是,两年之后,这则旧闻却被多次杜撰演绎,在网上掀起层层舆论波澜。真相与谣言之间由此展开多轮角力,政府应对能力面临考验。
2013年9月6日14时09分,一则标题为“乐山苏稽派出所警察无故打死我流浪儿丢进粪坑,想掩盖罪行,幸尸体被及时发现,两年不给说法”的帖子,出现在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
账户名为“死亡东”的发帖人自称为死者母亲,以1800字左右的长篇幅文字叙述了“儿子吕声强在外流浪,被发现后遣送回苏稽,遭到派出所警察殴打,打死后就撬开化粪池的大石板,想把尸体冲进河里”等内容。作者还在帖文中自曝“作为一个71岁老太婆,每月只有55元的养老补贴,还要抚养一个13岁的孙儿。儿子出事后,儿媳妇再无音讯”等惨象。
发帖人随后于当日14时22分、14时26分和16时32分连发同一内容的三帖,引发该论坛网友关注,3小时内点击率累计超过400次。因内容“悲惨”、情节“恶劣”,帖子发出后迅速博得网友对“受害者”的同情以及对“行凶警察”的指责。有网友跟帖:“好惨、特来关注”,“这事也太没天理了吧”,等等。
就在网民关注不断增加、舆情逐渐发酵的关键时刻,距离帖子发出仅1个多小时的15时47分,认证名为“乐山市市中区舆情中心”的账户“情满嘉州”就进行了次回应。
在爆料帖文下,“情满嘉州”贴出了2011年7月6日乐山新闻网的原始报道《苏稽一化粪池捞出一具白骨警方已介入调查》。该报道中说,苏稽镇镇政府厕所的化粪池捞出一具完整的尸骨。尸体被扔进化粪池的时间过长,只剩下一堆白骨。警方已介入调查。
不过,官方的简单回复并未让舆情有效“退烧”,仍有网友半信半疑。17时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