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官方谣言”:王立军休假性治疗入选【3】

   2021-11-03 120
核心提示:  记者盘点的10多起“官谣”案例发现,有3成相关发布人员被处理的新闻报道。被处理的分别是刘铁男落马之后,其新闻发言人被调

  记者盘点的10多起“官谣”案例发现,有3成相关发布人员被处理的新闻报道。被处理的分别是刘铁男落马之后,其新闻发言人被调离能源局;贵阳市学生参与观山湖区拆违行动事件中,区政法委书记、区控拆违指挥部指挥长刘光祥发布不实消息被免职;“宁夏海原交警打车主事件”中,海原县公安局副局长安某、公安局纪委书记杨某均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其他案件中最初发布“官谣”的新闻发言人或者机构究竟是否受到处罚,都没有了下文。

  王文章副教授认为,面对此种症结,必须要在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谣言产生于哪一级部门,该部门的负责人就当首先被问责。其次,问责的同时,“官谣”产生的详细过程,也当一并公开,以此才能起到明晰责任、以儆效尤的作用。

  针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认为:“一些政府部门为自己的负责人辟谣,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不容易让人信服。如果谣言涉及一级地方领导干部,处理其有关问题的‘传闻’,应该是由其上级监察机关介入进行调查,对有关传闻进行调研核实,作出公正的判断。这样,对当事人和公众,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副教授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各种不靠谱的官方辟谣的产生,缘于政府部门长期以来趋利避害的惯性思维,试图掩盖自身的错误,急于撇清干系等心理。“在当下信息高度便捷的社会,单纯靠权力垄断信息的做法,已然日趋于颓势。但很多人仍屡屡尝试,关键在于一些人过于自信权力的能量,还沉浸于传统的信息发布模式。”

  另外,这还与政府信息公开和接受社会问责的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政府长期垄断话语权,每一个“官谣”背后,都同时存在一个掩盖真相的运作过程。只有随时接受公众监督,让权力充分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使谣言不会轻易产生,同时也大大打消一些官员试图掩盖真相的念头。才不会出现“辟谣”不成,反成“官谣”。

  政府每一次出现不靠谱的辟谣,其公信力就会再一次降低。“但是,有些官员‘死猪不怕开水烫’,降低公信力对于这些负责人和官员来说无关痛痒。”

  张志安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发布“官谣”的相关责任人应当与散布“民谣”的普通百姓一样受到惩罚,官谣的发布者不能被法外豁免。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称,应从制度上反思如何治理“官谣。

 
标签: 政策新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