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微传播时代应对网络谣言需完善治理机制

   2021-11-03 50
核心提示:  2013年,微传播在中国进一步发展。而微传播时代的网络谣言及其治理成为中国传媒乃至社会领域中的热点。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

  2013年,微传播在中国进一步发展。而微传播时代的网络谣言及其治理成为中国传媒乃至社会领域中的热点。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谣言治理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治理机制。

  ,不能对网络谣言治理简单化和短视化,更不能用传统媒体治理观念应对网络谣言。在微传播时代,网络的传播主体极为多元、传播渠道极大丰富,尤其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门槛极大降低,这使得虚假信息的传播成为无法杜绝的常态,治理网络谣言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对此我们一定要转变治理观念,不可再用传统媒体治理的观念应对网络谣言治理。

  第二,网络谣言的治理要重视互联网之外的社会问题。我国的网络谣言泛滥现象发生在社会转型关键期和互联网快速发展期,有着特定的社会土壤和传媒发展背景,因此治理网络谣言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单一的网络治理也许能治标一时之表,但难治以持续和治本。因此,治理网络谣言要反省并解决其他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消解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

  由于在相关法制建设上起点低、相对滞后,所以目前我们的网络谣言治理主要依靠专项行动和集中治理。但是,网络谣言治理不可能短期内突击完成,需要我们从长计议,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即以法制和常规管理为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这样的网络谣言治理成本低、不易引起舆论动荡,有利于网络善治的可持续性。此次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标志着我国网络法规建设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法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信息公开是减少谣言滋生的良方。要看到,在诸多重大时政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相关信息的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不充分,不仅是谣言产生并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容易导致党和政府公信力的降低,积蓄公众的不良社会心态,并进一步给谣言传播提供时空。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则很不利于社会稳定。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这个意见非常及时。下一步,要考虑出台贯彻这一意见的执行细则,对各级党政机构落实该意见提出刚性要求。尽快做到最大程度的信息公开,这是治理网络谣言的一大良策。

  。

 
标签: 政策新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