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两级法院把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力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21年1月至8月,宿迁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13259件,审结11198件,占全市基层法院民商事一审案件收案数的近三成。今年9月22日,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督导人民法庭特色品牌创建,持续打造出有亮点实效、被群众认可的新时代人民法庭。
解某是某轮胎公司的一名职工,因在工作期间操作成型机作业时不慎手指被挤压受伤,被认定为工伤且构成十级伤残,但双方对工伤赔偿等问题始终未能达成一致。2021年5月,宿豫区人民法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庭法官进入企业现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律释明并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结清案款。
案子虽已顺利了结,主审法官陆文婷却在审理中通过关联信息,发现该公司有着不少劳动争议案件。在查明公司在人资问题上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法律需求后,陆文婷和庭里其他法官们继续为企业在劳动用工、生产经营、企业等方面提供法治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
据悉,2021年8月,宿豫区法院高新区法庭正式成立“法治园区司法保障中心”,精准服务和保障法治化园区建设。今年1月至8月,该庭共受理涉高新园区案件213件,涉诉标的额1.117亿元,已审结188件,其中调撤133件。
近年来,宿迁市两级法院将法庭审判工作融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宿迁中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深入开展“六大行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等具体措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多项措施推动下,宿城区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妥善审理涉高铁站建设土地征收民事纠纷,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宿豫区法院骆马湖旅游度假区人民法庭立足骆马湖法治基地,保障湖滨新区“东部农旅、西部水产”发展布局;泗洪县人民法院开发区人民法庭护航园区企业发展,三年来化解涉企纠纷490余起,促进企业得以规范高效运转。
“离开家里这么多年,这块地还能要回来真是太开心了!”沭阳县桑墟镇某村村民李某在庭审结束后,向承办法官送来锦旗。
李某已离乡多年,在离开原本居住的村庄后,他并未在新居住地分配到土地。一晃二十余年,等李某再回乡时,发现原属于自己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