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梁秋坪)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日前举行“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履行代表职责使命”专题集体采访。五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他们的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坚持治沙40余年,创造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杰出贡献。为了解决治沙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凑到足够的资金买树苗,石光银曾带头卖掉了自己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治沙之路虽然艰难,但每当想到被沙子吞噬的小伙伴虎娃和那些因为风沙艰苦生活的老百姓,石光银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沙漠治理任重道远,黄沙中求绿求富更要久久为功。“今后更要将治沙与治富、乡村振兴相结合,还要在林地内创造更大的价值,让周边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再好一点。对我而言,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治沙进行到底。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老员,自己更要履好职,继续发扬好老黄牛精神。”石光银说。
全国人大代表朝勒孟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格日勒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让牧民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带领牧民依托境内4A级草原旅游景点,发展餐饮旅游服务业,并采用“旅游+扶贫”模式将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按股分红,实现嘎查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草场是牧民的命根子。”谈到如何做好草原生态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朝勒孟表示,最根本的是要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在调结构、转方式上狠下功夫。他举例介绍,村里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农牧科学院技术支持,选育出了新品种“四子王戈壁羊”,这种羊养殖效益高,而且还保护草原生态,能够实现减畜不减收、保护草原生态的目标。
“牧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逐渐改变了传统养殖观念,逐步走上了少养精养、科学喂养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实现了美丽与发展的双赢。”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朝勒孟觉得自己还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扎根基层,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草原更美、牧民更富裕作出更多的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罗应和是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新民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社区,共有搬迁群众1410户5935人。
作为社区带头人,如何让搬迁百姓“稳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