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 (朱紫阳)5月15日,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成长经历,回顾了全国助残日设立30年来残疾人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残疾人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历次全国助残日期间的难忘经历和自身的感悟。一致认为,30年来,残疾人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扶残助残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和行动自觉。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指出,作为我国个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节日,全国助残日凝聚着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30年来,全国助残日在动员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全国助残日活动的开展,我国志愿助残的力量不断壮大,形成以“红领巾助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为代表的志愿者助残品牌活动。通过社会化工作方式,汇聚社会资源不断壮大助残工作力量,为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历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表明,关爱和帮扶贫困残疾人始终是全国助残日的重要内容,也反映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报讯(记者蔺丽爽)由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发布的《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根据规定,机动车存在排放危害的,其生产者应当实施召回。…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支队副支队长孟昆玉,从警20年,长期扎根公安交通管理线,执勤在长安街沿线。他曾每天设置三个闹铃,一年365天每天起三更、睡半夜,两次守护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曾因其笔直的站姿、标准的手势、不厌其烦地服务群众,被几名大学生作为暑期作业拍成视频传到网上,被网友誉为京城“最帅交警”;也曾为了保证国庆70周年安保工作,先后16次深入路面实地踏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