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西厂口社区防疫值守点。”说着,熊振迪递给我一张照片。这是战“疫”以来,他和爸爸次“同框”。
照片中,熊振迪戴着护目镜、身穿防护服;熊志军戴着警帽,身着警服。父子二人肩并着肩,对镜头比了个大拇指。
从春运保障到疫情防控,他已经连续奋战了50多天。儿子熊振迪说,“他就像一台工作机器,24小时待机。”
“同框”那天,熊志军接警:九龙井小区出口处停了几辆私家车,严重影响社区团购保障物资发放。
调派拖车把无法联系到车主的车辆移开后,熊志军又指导社区用锥形桶隔离出了30平方米区域,专供应急保障物资放置和发放。这样的改造,交通大队已完成了6处。
有一对外地小夫妻,带着不足三个月大的孩子来汉求医,后因疫情滞留在汉,吃、住等经济问题难倒了小两口。
熊志军知道后,反复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帮一家三口安置好住宿,并送去粮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得知孩子的奶粉消耗殆尽,他又联系母婴专卖,解决了小家伙的口粮问题。小两口直言,熊警官、街道和社区,让他们感受到了武汉这座城的温度。
“对老百姓来说,任何困难都是天大的事,马虎不得。整个大队全天候待机,只要群众有需求,我们责无旁贷。”熊志军说。
说起当志愿者的儿子,熊志军“不可能不担心”,可见儿子有这份担当,他又多了几分欣慰。“想当这份差,这些锻炼就是必须的”。熊志军说。
“没想到他来我值守的社区了。”熊振迪说,爸爸处理完工作,他才凑过去,爷儿俩聊了一会儿。儿子说的,多是守卡见闻;父亲说的,多是叮咛嘱咐。
“虽然看见了父亲的辛苦,但我还是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小就耳濡目染的熊振迪,现已如愿考入湖北警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