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瓜果飘香。从草木葱茏的天山脚下,到葡萄满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城镇,新疆各族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仅因为丰收的喜悦,还因为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工作离家更近了,兜里钱包更鼓了,各族群众情谊更深了。
从阿克苏机场到市区的路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整齐地分列两旁,防风固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片阴凉。
阿克苏过去曾被沙漠戈壁包围,沙漠距城市最近处仅几公里。大风裹着沙砾刮倒麦苗,农作物补种的情况普遍,有时辛苦种了一年的果品会在快成熟时被大风吹落大半……
自1986年阿克苏开启营造大型防风固沙生态林的柯柯牙绿化工程以来,先后用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3.3万亩,第二个10年完成人工造林6.55万亩。党的十八大后,柯柯牙绿化工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完成人工造林90余万亩。如今,阿克苏市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年降水量也由不足60毫米提高到100毫米左右。今年3月,当地启动第四个“百万亩”生态工程,为“绿色长城”继续添砖加瓦。
天山脚下,蓝天、白云、草原、骏马,勾勒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塔格拉克村的美丽图景。26岁的尔族小伙塔西尼亚孜·吐尔洪骑着骏马,热情地邀请到访游客骑马游览。
“以前,我在山上放羊,攒不下钱。在景区工作后,旺季时,我最多一个月攒下了8000多块钱。”塔西尼亚孜·吐尔洪说,草场保护起来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当地牧民接受培训后参与旅游项目服务,收入也更有保障了。他所在的“归园田居·塔村”景区今年成功晋级国家4A级景区。年初以来,已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00余万元,带动当地及周边600余名农牧民增收致富。正如阿克苏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所说,“生态环境好了,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灵动的舞姿、欢快的舞步,一对尔族青年在和田地区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稻香村村口,和着尔族传统乐曲翩翩起舞。跳舞的姑娘、小伙和一旁伴奏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7月以来,该村219户农户中,已有150余户在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完成农户庭院改造。突出的生态优势、整洁美观的民舍,加上一户一业、自发经营的特色餐馆、民宿和农家乐等配套设施,让当地民众过上了足不出户也能宾客盈门的日子。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