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COP15的召开,100组展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元素的植物雕塑亮相昆明街头。图为翠湖公园门口的“彩云之南”。本报记者 周梦爽摄/光明图片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中国国家主席表示:“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
彩云之南,云岭高原,仅占全国4.1%的国土面积,各大类群生物物种数接近或超过全国同类物种数的一半。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期间,作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云南,魅力尽情绽放。
多年来,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云南的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一大批珍稀、濒危、极小种群物种得到保护和恢复。从抢救古生物化石到拯救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云南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今年国庆假期,在云南省禄丰市川街乡恐龙谷附近的荒山上,一群恐龙研究专家小心翼翼地刨去发掘点位上面的红色泥土后,一条长长的恐龙脊椎骨化石逐渐显露出来。“今年5月,我们在这一带新发现了两具恐龙化石,二号发掘点这具恐龙大约长7米,距今1.8亿年。”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涛一边清理化石上的土壤,一边介绍。
禄丰市川街乡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侏罗纪晚期“恐龙坟场”。在禄丰世界恐龙谷遗址馆内,一片巨大的1.6亿年前的中侏罗纪晚期地质剖面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宽40米,长达100米,裸露着约20具恐龙个体骨骼化石和蛇颈龟化石,未挖掘的坡面下还掩埋着上百具恐龙和其他伴生物化石,场面壮观而神秘。
“禄丰是研究恐龙的圣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逐步形成的。我们研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