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电池的因素,一味地追求快充对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合理方案,于翔认为,应根据不同使用场景需求,布局充电网络,比如在社区就应推行交流慢充,直流快充、超快充应该合理布局,不能盲目地蜂拥而上,因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用户需求,也要和电力供应相匹配,他认为,在适度超前的原则下,利用数字化、平台化的管理手段,完全可以合理调配充电行为,让充电需求和电力系统调度有机结合、不断优化。
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47,0万台、交流充电桩67,7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589台,2021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2,83万台,虽然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的约185,1万辆车的车桩相随信息显示,其中随车配建的充电桩达到了147,0万台,但很大部分消费者仍需依赖公共充电桩解决充电问题,而快充是用户在公共充电站的更优选择,快电首席执行官于翔也表示,充电基础设施在假日高峰时段遭遇的补能难问题,和我国春运现象如出一辙。
但实际上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自由电子附着在SIO2和N+上,导致D-S中出现漏电流,电源泄漏电流,为了减少开关电源中的干扰,必须按照标准提供EMI滤波电路,由于EMI电路,开关电源接市电后有微小的电流流到地,称为漏电流,室内充电桩的防护等级需要起码达到IP32以上,而室外充电桩需要面临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需要更好的绝缘性和避雷条件,其防护等级起码要达到IP54方可保障人身安全、车身安全和充电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