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宝鸡这座老工业城市老树发“新枝”,高科技为宝鸡企业转型升级装上“加速器”。近年来,宝鸡坚持以工业产业为基础,加快产业转型、产品创新,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名城,努力打造制造业高地。
审时度势抓产业,宝鸡让自己发展的优势更优、特色更显。宝鸡工业企业也在由“制”向“智”的转变中,绘出了一幅高质量发展“奔跑图”。
宝鸡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在“一五”“三五”时期,就有一大批工业企业在这里诞生。35个工业门类、224个行业、800户规上企业的规模让宝鸡长久以来都是工业发展的重镇,每一个行业的领军企业都能在全国乃至世界排上号。
但龙头企业多、配套企业少,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却让宝鸡工业发展呈现“叫好不叫座”的态势。
如何摆脱这一状况,让老企业变新貌?近年来,宝鸡瞄准优势产业,积极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新型能源化工、食品工业和优势装备产业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以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例,目前宝鸡布局年产20万辆吉利博越整车、年产10万辆陕汽全系商用车,以及陕西通家、银河消防等11户整车企业落户,此外建成年产36万台吉利沃尔沃发动机生产线、30万根汉德车桥新基地、100万台法士特-伊顿中轻型变速器项目……
如今,300多户零部件配套企业在宝鸡落户,2019年全市整车产量15.25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6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9%。
冬日的西府,寒风凛冽,陕汽商用车车身厂二车间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记者在现场看到,并排两列生产线上,正在组装的驾驶室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缓慢移动的装配线上。而在生产线旁,一条仅有几十米长的装配线显得很不起眼,但就是这条短短的仪表台总成装配线,却为每台驾驶室组装节省了1分钟时间。
“加速”的动力来自组团作战。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根据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相关方案,让陕汽的“亲友团”成员不断扩大。
目前10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150多户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已入驻生产。陕汽商用车党群工作部王建红说:“等到2022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陕汽的本地配套率能提高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