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约有80万至120万名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数的4%至6%。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关注生命起点健康,关乎每一个孩子及其家庭。
近年来,宝鸡市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坚持关口前移、突出预防,聚焦婚前、孕前、孕产、产后、儿童5个时期,实现“一条龙”服务,落实做细各项防治措施,持续织密织牢出生缺陷防治网。通过这些措施,宝鸡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由2010年的140.38/万下降至目前的90.19/万,降幅达35.75%。
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冰说:“宝鸡市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做妇幼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全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这对预防残疾、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增强人口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宝鸡市持续加强市级、县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产科达标验收和爱婴医院复核,积极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强化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全市产科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加强业务培训,先后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各类产儿科学术讲座及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技能竞赛、妇幼健康技能竞赛。2019年,宝鸡市荣获省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技能竞赛团体铜奖。
加强宣传教育。宝鸡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常态化组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办宣传专栏、张贴宣传彩页等方式,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的出生缺陷防治意识和知晓率。
强化干预服务。宝鸡市设立全市产筛新筛中心,围绕孕前、孕期和新生儿三个干预时期,投入专项经费,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免费为群众提供出生缺陷干预服务;印发《关于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救助保障工作衔接的通知》,加强出生缺陷防治与民政救助、康复救助制度有机衔接。
据业内专家介绍,预防出生缺陷要进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孕前的综合干预,通过遗传咨询、健康教育、预防感染等方式,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减少缺陷患儿的出生,主要是筛出先天结构异常和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很多功能异常或代谢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