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打压实金石有声(工匠绝活)

   2021-10-30 100
核心提示:  拓迹是将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案等印在纸上,作为一种精巧的实物还原工艺,堪称古代的“照相机”。陈旭创新探索,根据不同

  拓迹是将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图案等印在纸上,作为一种精巧的实物还原工艺,堪称古代的“照相机”。陈旭创新探索,根据不同的器物,选择不同的拓制方式,将其升级为一种艺术作品,给观者美学享受。

  陈旭(见图)的眉头渗满了汗珠,眼睛专注地盯着眼前被润湿的宣纸,用拓包小心翼翼地扑打纸面……纸面“包”在一块见证嵩山变迁的古石上,扑打之下,石头的表面渐渐出现在纸上。一点一点,石头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一圈一圈,古石的纹路也印刻在了纸上;一次一次,纸上的层次越来越丰富,高光、阴影部分也一目了然。

  这便是拓迹,又称拓片、传拓,最早记载在《隋书》,“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古人用拓迹来研究碑刻上的文字内容、字体结构。它是古代的“照相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门曾经辉煌的技艺,渐渐鲜有人接触。

  拓制一件青铜鼎,首先要测量鼎的尺寸,然后把其绘制在宣纸上,然后根据图的大小部位,将裁纸附着在器物的部位,用湿毛巾将其压实,等稍干后再开始用干拓包扑打一遍,然后用着墨拓包浅浅地拓打,从浅到深,要分多次完成。

  陈旭釆用整纸“剪贴”的办法,把宣纸的一部分剪开,专门去拓“腿”和“耳朵”,剪开一部分,整体上连着,省去了再拼接的功夫。

  “根据不同的器物,选择不同的拓制方法。比如拓制这块石头,要用多张宣纸,每张纸都是这块石头的一部分,都有编号,最后再将其拼接到一张图上。”陈旭边说边费力地打开用金文写就的《元古宙之波痕石篇》,这幅着色之后的作品,石头上的条纹如同波浪般激荡汹涌,细微的纹路喃喃诉说着亿万年的变迁。

  在陈旭的工作室,可以看到浩如烟海的古籍藏本。随手铺开一卷拓制的《唤醒嵩山》作品,一整块两米见方的石头跃然纸上。陈旭说:“嵩山位于登封市,这块石头的形状和登封市区划如出一辙。”

  “好看,是因为严格按照1∶1还原,真实的东西最具震撼力。”陈旭说,立体感强,是因为采用了“全形拓”的技艺。全形拓,顾名思义,是将物件的透视感、立体感展现在平面纸上。相比于平面拓,全形拓对拓迹者的美术功底和技艺要求更高。

  “拓”只是最开始的一步。拓完之后,还需要干透、用湿巾拍平、装裱等十几道工序,装裱又需10多道工艺,要将一块块拼接部分无缝对接,还要保证干后纸间没有拉。

 
标签: 政策新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友情链接